走进不科学

第116节(2 / 2)

此时这几只美洲大蠊正在瓶子里张牙舞爪,显然老苏家的伙食不错。

随后徐云将玻璃瓶放平,示意老苏让开点身位。

打开瓶口,拿起盐酸朝里头泼去。

正常来说,盐酸对生物的腐蚀效果很强,但想要杀死生物却很困难。

不过蟑螂却很特殊:

这玩意儿的外表有一种名叫tiec蛋白存在,盐酸对于这种蛋白的腐蚀破坏性在所有酸中排名第一,领先第二一大截的那种。

因此盐酸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蟑螂消杀物。

啪啦——

随着盐酸的泼洒。

蟑螂们先是一整慌乱,四处在瓶子里爬动了起来。

但很快,它们的体表便被盐酸腐蚀出了破口。

短短几分钟不到,这几头倒霉蛋便最后……

气绝身亡。

满门忠烈美洲蠊.jpg。

见此情形。

老苏骤然瞳孔一缩,骇然道:

“这……这怎么可能?食盐中竟然有毒?”

徐云见状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老苏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或者直白点说,这其实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在微观认知几近为零的古代,没有什么比从每天都要吃的精盐里分离出‘剧毒’物质更有冲击力的了。

等接下来他所作的事情完成,老苏必然会向他询问一些问题。

并且不出意外的话,百分百会涉及到微观领域。

有了这么个眼前发生的例子做证据,有些话说起来显然更容易令人信服。

接着徐云再将制取的盐酸收容,拿起了另一件让老徐准备的东西:

毒重石。

毒重石是一种含钡矿石,在后世的工业上经常被用作酸解毒重石矿制取氯化钡。

只见徐云将被研磨成粉的毒重石洗净,拿起一把小勺子,将它们投入了盐酸溶液中。

半个时辰后。

一瓶混合溶液制备成功。

徐云又开始往其中加入氢氧化钠——这是先前电解的产物之一,其中虽然有其他阳离子,但它们本身就是目标产物,所以压根不会影响反应过程。

想要让每个环节丝丝相扣,这确实费了徐云不少的心力。

众所周知。

在毒重石溶液中,fe3+完全沉淀时的ph为3.2,mg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1.1,ca2+完全沉淀时的ph为13.9。(论文参考10.16283/j.cnki.hgkwyjg.1996.06.014)

因此徐云压根不需要去在意ph值的实时数据,只要观察反应过程的沉淀变化就完事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

经过滴加氢氧化钠以及过滤后。

一瓶标准的氯化钡溶液制成。

到了这一步,剩下的就很简单了,也就是……

初中概念的粗盐提纯。

首先加入过量bacl2,去除硫酸根离子。

反应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接着加入过量naoh去除镁离子:

mgcl2+2naoh=mg(oh)2↓+2nacl

第三步加入苏打,也就是碳酸钠。

这玩意儿在玻璃制作行业里随处可见,目的是去除钙离子及bacl2中的钡离子。

最后向加入hcl,除去过量naoh,na2co3——这个过程有条件的可以用ph试纸观察盐酸的量,没条件的就甭管多少量可劲儿倒,多了直接蒸发就行。

接着又过了一个时辰。

一大簇析出的氯化钠晶体出炉。

徐云称好剂量,将它们溶进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