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鹿鸣
这二手衣服的内幕,让人很不舒服。
甚至作呕。
东方朗一度想放弃这个生意。
周浩然也不发表意见,随便他搞。
后来东方朗觉得大老远来一趟,总不能空手而归,就觉得可以试着做一下二手西服的生意,在货源上把好关。毕竟,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买一套新西服太奢侈了。
大部分的学生如果想用西服,都是去租或者去借。
本来也是二手的。
周浩然在厂房里转了一圈。
觉得管理的还行。
唐有志这个厂长还算合格。
就是生意的方向不太好。
二手衣服的生意,且不说道德层面怎么样,关键这玩意实在不赚钱。
“你这厂子,收益怎么样?”
周浩然能看出来,这个唐有志不算大富大贵,最多是个小老板。
“还行。”唐有志笑呵呵,“每个月都能有大几万,运气好了,能过十万。”
“利润呢?”
“一多半。”
“哦?”周浩然进一步的有了判断,他的企业管理水平还真挺高,“这么高的利润率?”
唐有志笑着说:“这些是洋垃圾啊,以垃圾的名义进口过来的。我这边拿货,一吨都不超过一千块钱。处理之后,一吨衣服就能卖出去一万多了。”
“这生意是个辛苦活啊,没考虑过换个生意?”
周浩然有意指点他。
让他换个赛道。
旧衣服的生意,短期内会越来越差,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进口洋垃圾衣服的需求就越来越低。
十多年后,形势基本就变了。
就不是从发达国家往国内进口二手衣服了,而是从国内搜集旧衣服,然后经过加工厂的翻新、处理,运到非洲去销售。
国内3000块钱收一吨衣服,卖到非洲去10块钱、15块钱一件,一吨衣服大概有5000件左右,能赚几万块。
利润率很高。
可整个产业复杂又灰色,运作起来不便又有风险。
“不敢换啊!”唐有志叹了口气,“我早就不想干了,这二手衣服的生意,不如前几年那么好做了。现在国内南方也出现了一大批的手工衣服作坊,生产出来的新衣服,一件也就几块钱。”
周浩然问:“为什么不敢换?”
唐有志很苦涩的说:“家里老爷子病的很严重,每个月都要透析几次,每个月的医疗费就得两三万。我妹妹说想换肾,也得攒钱啊。”
“换肾?”
周浩然神色严肃,以当下国内的医疗水平,做换肾手术昂贵不说,风险性也高。
唐有志点了点头,叹息着说:“他这尿毒症都七八年了,也就是我这经济条件还行,能找最好的医生、去最好的医院。可医生也说了,这样下去,再坚持个三四年,也就差不多了。”
周浩然沉声问:“唐先生在哪家医院?”
唐有志道:“复旦大学附属的华山医院。”
周浩然看了东方朗一眼,“你也是复旦的!”
“啊?”
东方朗微微一愣。
周浩然问:“你在复旦医学院那边,有没有关系?”
东方朗一脑门黑线,“都不是一个校区,没接触过。”
周浩然淡然道:“肾脏属于稀缺品,就算有了肾源,也未必能轮上。华山医院归复旦大学来管理。医院那边咱们没认识人,要是直接找复旦的校长,应该有用。”
“不是吧?”
东方朗目瞪口呆。
乔诺也是复旦毕业的,也是一脸惊愕,觉得师父太能夸海口了。
“小叔,你有办法吗?”
唐有志却满怀期待,声音都在颤抖。
那是亲爹。
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足以让他付出全部的努力。
周浩然伸出了三根手指,“第一,我想办法找复旦校长,看看能不能联系肾源。第二,明天上午,我去华山医院看望唐先生。”
“感谢!小叔,真是太感谢你了!”
唐有志激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紧紧的握着他的手。
“第三,你好好想想,看看还能做什么生意。”周浩然在厂房里看了一圈,“你这工厂运营的挺好,就是规模太小了。一个月就只能赚几万块钱,这哪还有当红楼先生的底气?”
唐有志抓住了机会,连忙道:“小叔……大先生,请你多指教!”
“你先想想,想不明白了,我再教你。”
周浩然中气十足。
散发出的气场,还真是超越了年龄,就好像他这十八岁的小伙,真是四十多岁的唐厂长的小叔似的。
说起来,也是弄堂里的张爷爷辈分大!
周浩然叫他张爷爷,可实际上,是继承他的衣钵,相当于弟子。
张爷爷跟上一代的大先生是一个辈分的。
周浩然也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因为上一代的大先生唐季珊,相当于他的师叔。
“大先生”这个头衔,并没有隔代传。
也算是传承有序了!
从服装厂这边离开。
东方朗就忍不住问起来:“你真去找校长?”
周浩然“嗯”了一声。
“你认识吗?”
东方朗觉得这之间有着天壤之隔。
“托关系呗。”
周浩然有这个自信。
复旦的校长姓杨,是一位核物理学家。
跟计算机学院的程院长一样,都是理工科。
都是院士。
周浩然不认识杨校长,不过可以找程院长,请他帮忙带个话。
然后由杨校长对医学部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