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反派

第40章 终于是朝廷命官了(2 / 2)

所以当有人事任免问题的时候,他只是对这个人的才能品性进行评价,绝不越庖代俎替圣皇做决定。

武曌听到狄仁杰这一番说法,在心中思索了一番,便批准了来俊臣的奏章。

来俊臣看到武曌对自己推荐的人选全部准奏,心中自然也是十分欣喜。

这不仅意味着他又能向得到晋升的人索要一些好处,而且还证明了圣皇陛下对自己依然是信任有加。

至于张柬之、魏元忠二人,原本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他们原本也没想过能通过这件事将来俊臣拉下马。

如果能够让圣皇陛下驳斥来俊臣的奏章自然很好,但匦使院毕竟是来俊臣的势力范围。

里面任用什么样的官员,本来就轮不到他们二人进行非议。

至于武三思和宗楚客,更是对这件事毫不在意,只要圣皇陛下首肯,他们哪敢不唯命是从?

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武三思作为尚书令起草诏书,天官尚书张柬之回衙门之后安排文选司给被擢拔的三人注官,狄仁杰作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则是尽快推进。

咱们历城县公府的小公爷秦佾此时还不知道,过不了几日,他便正式成为武周朝的官员了。

时光荏苒,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秦佾一大早,便被来俊臣派来的小吏,叫去了匦使院。

今日的匦使院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属官胥吏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韦承庆从正五品的长史晋升为正四品的别驾。

贺知章从正七品的主事晋升为正五品的长史。

他们二人如今都算得上是朝廷大员了。

自然有负责颁旨的寺人,拿着诏书去他们的府邸宣旨。

唯独秦佾这个招谏司的主事,因为品级太低,所以是由吏部的官员在匦使院向他宣布诏令。

毕竟要任命的是一司主事,因此匦使院的众人齐聚在了大堂之内。

前来颁旨的是吏部文选司的郎中狄光嗣,然而当他将诏书宣读完之后,来俊臣的脸色却阴沉了下去。

原来是武三思私底下又向武曌谏言,给秦佾使了个绊子。

在这封的诏令中,秦佾的品级从正七品变成了正八品,官职也从主事变成了假(代理)主事。

按照武三思的说法,秦佾年龄太小,并且根本没有资历。

因此招谏司的事务还是由长史贺知章代为主持,秦佾则是以假主事的身份学习相关政务。

若是将来他能够胜任这个差事,再将他升为七品主事即可。

可如果秦佾的才能不够,有贺知章在一旁盯着也不会出什么太大的纰漏。

武三思的这一番解释,武曌自然觉得是老成持国直言,也更为稳妥一些。

再加上无论是七品还是八品,在圣皇陛下的心中其实没什么区别,因此就照着武三思的办法施行了。

武三思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与武崇烈跟秦佾之间有嫌隙脱不了干系。

不过也有压制秦佾的仕途,不想让他太过于平步青云有关。

秦佾如今是正八品的假主事,即便未来能立下功劳,只要将其假字去掉,也算是一种褒奖。

这样一来,便给秦佾的晋升之路又设置了一道障碍。

“狄主事,”来俊臣面色不虞的看着狄光嗣,“你们吏部是什么意思?”

若是别人看见来俊臣这一副样子,早就被他吓得胆战心惊了。

但狄光嗣可是狄仁杰的儿子。

前些日子,狄仁杰被来俊臣关入匦使院大牢的时候,他都准备在朝堂上为当着圣皇的面弹劾来俊臣,为父喊冤了。

这样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今天又是奉命出来办差,对于来俊臣的色厉内荏他丝毫不以为然。

“院正大人,吏部,也是根据尚书省颁下的诏书行事。”

狄光嗣泰然若之的看着来俊臣,不留痕迹的顶了他一句。

“若是大人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去问梁王殿下。”

“你”

来俊臣原本心中并未真的生气,只是应承秦佾的事情被打了折扣,他的脸上有些搁不住而已。

可看见狄光嗣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顿时被他气的火冒三丈。

“院正大人,”秦佾看到来俊臣即将要爆发,连忙出言劝阻起来。

“下官资历尚浅,梁王与陛下如此安排,也是对下官的鞭策,还请大人莫要气坏了身子。”

终于可以自称下官了,秦佾的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至于今天这个结果,其实本就在他的意料之内。

来俊臣在朝中本就是犯了众怒,不仅刚正不阿的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不耻与他为伍,就连武氏诸王也因为他的构陷、而跟他势不两立。

武曌对来俊臣虽然宠信,但也绝不会为了他让满朝文武心怀不满。

所以秦佾知道,自己想要直接成为招谏司的主事,可能性几乎就是微乎其微。

他原本就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今天的结果自然让他喜出望外。

不管怎么样,终于是朝廷命官了,至少在晚上宵禁的时候,不必和那些百姓一样被关在坊中不能出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