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当反派

第37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1 / 2)

第37章位卑未敢忘忧国

示意高仙芝给秦忠倒了盏茶,秦佾疑惑的看着对方。

“忠叔,别着急,慢慢说,出了什么事?”

秦忠将茶盏中的水一饮而尽,这才一口气将他听说的事情告诉了秦佾。

原来,今日一早,秦忠便听从秦佾的安排,准备再去一趟草店子村。

可没想到刚一走到通化门的城门口之时,忽然听到那里的百姓喧哗起来。

原来是今日一早,朝廷便颁布了武曌的圣旨。

十三年前,被罢黜了皇位,贬谪到房州的庐陵王李显,终于要返回长安了。

“大郎,”秦忠的脸色十分难看,“庐陵王当年,就是因为与你外祖父发生了争执,这才有此一劫。”

“我也常听人说,这些年庐陵王殿下在房州,日子过的很是落魄。”

“这次他返回长安,恐怕不会对二爷和您善罢甘休。”

“大郎,此事您还是要早做打算呀!”

李显终于要回来了吗?秦佾在心中暗暗盘算着。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噩耗。

虽然李显性格比较懦弱,而且在武曌执政期间,也基本上是韬光养晦,谨小慎微。

但他的王妃韦淑清,却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物。

她一生中做过的蠢事不少,但其中最让人不齿的主要是两件。

一是与武三思秽乱宫闱,已经嚣张到当着李显的面公然私会。

第二便是受武三思和安乐公主李裹儿的蛊惑,想要效仿武曌称帝,竟然毒死了与她相濡以沫半生的李显。

而当年李显与武曌发生矛盾,也是她怂恿李显拜自己的父亲韦玄贞为门下省侍中引起的。

因此在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只能用‘贪婪无耻、愚蠢淫荡’这八个字来形容。

由不得秦忠听到李显要返回长安的消息会惊慌失措,因为他知道一旦韦淑清重新得势,秦府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想通了这中间的前因后果与秦忠的担心,秦佾丝毫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

“忠叔,如今朝廷只是颁下召庐陵王殿下返京的诏书而已,你也不必太过于忧虑。”

“想必庐陵王殿下从房州返回,不仅路途上的耽搁,即便是前面的筹备,也要费不少日子。”

“这么算来,等到庐陵王抵达长安,至少还要三五个月的时间。”

“这三五个月的时间之内,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

秦佾说到这里,端起面前的茶盏喝了口水,又思索了片刻才接着说道。

“再者说来,庐陵王返京之后,不仅有武氏诸王对其虎视眈眈。”

“即便是当今的太子殿下与他之间的关系,也势必十分错综复杂。”

“庐陵王殿下骤然返回,必定会让长安原本错综复杂的情况更加波诡云谲。”

“像我们历城县公这样的小角色,一时半会恐怕还入不了庐陵王府的法眼。”

秦忠也知道秦佾这是在安慰自己。

虽然他说的这些话都有些道理,但自己心中的担忧始终还是挥之不去。

心中惦记着秦佾交代的事情,向秦佾汇报完之后,眼中带着深深的忧虑,秦忠便重新离开了秦佾的小院。

看着秦忠离去的背影,秦佾忽然一拍脑门。“坏了,差点将大事忘记了!”

“大郎.大郎你的朝食还没吃!”

一溜烟的从院子里冲了出去,顾不得脑后红薇焦急的喊声。

半个时辰之后,秦佾急匆匆的来到朱雀门外。

并未走进自己在这里租下的铺子,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秦佾却在聚精会神的打量着从朱雀门内走出的每一个人。

之所以秦佾此刻会站在这里,是因为他忽然想起,在这个时期任起居舍人的张说,曾经在《起居注》上的一段记载。

武曌在召回李显的同时,将自己次子李贤的雍王府赐给了他。

然而李贤被丘神绩逼令自杀已经十二年了,曾经的雍王府早就破败不堪。

李显毕竟也是武曌的亲子,他的府邸谁敢马虎?

所以宗人府一收到诏令,立刻便大张旗鼓的操办修整王府之事,结果却将一件大事给耽搁了。

那便是庐陵王的嫡长子李重润。

自从十三年前李显被罢黜皇位之后,年仅三岁的李重润便被武曌囚禁在了掖庭宫。

因此,在张说的《起居注》中,记载了一段十分荒唐的事情。

那便是掖庭的总管得到了李显被召回京的消息之后,便将李重润放了出去。

可宗人府的官员忙中出错,却忘了这件事。

导致庐陵王世子,竟然在朱雀门外的广场上无人接待,被人晾了整整三个时辰。

然而对秦佾来说,这三个时辰,便是他难能可贵的机会。

想象一下,一个三岁便关进监狱,直到十六岁的少年。

他刚一出狱却发现自己没有地方可去,那种手足无措与茫然无助的心情自然可想而知。

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替他指明方向的人,在对方心中能够占据什么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