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小菜,将一大口浸满羊汤的胡饼刨进口中,那种满足感实在是难以言喻。
秦佾三两下吃饱喝足,起身之后,秦忠、红薇、绿绮和高仙芝四人才在石桌旁坐下吃饭。
其实秦佾并不在意这些规矩,但他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人,尊卑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秦佾也没必要非得跟他们一视同仁,这样反而会让秦忠他们浑身不自在。
吃完饭之后,秦佾还是决定去自己的铺子看一看。
这些天他不在长安,也不知道这几天装修工程进展的如何了。
跟秦忠打了个招呼,秦佾便走出了敦化坊,向朱雀大街走去。
刚一走进自己租下来的这个地方,秦佾心里立刻便大感惊喜。
这里的装修已经是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在里面紧锣密鼓的打制着家具。
信步走上二楼,秦佾顿时眼前一亮。
他看见张易之正拿着一摞纸,对着身边一个与他样貌有着七、八分相似的小郎君念念有词的诵读着。
张易之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一回头,便看到秦佾正面带微笑的看着他。
“大郎。”张易之连忙上前一步,走到秦佾的面前躬身行礼。
秦佾抬手扶起张易之,明知故问的转头看向另外那个小郎君。
“这位是”
张易之连忙转身将那人拉到秦佾的面前,指着他对秦佾介绍道。
“大郎,这便是我与您说过,我的六弟张昌宗。”
张昌宗看到自己的五哥对秦佾如此客气,也猜出了他的身份。
张易之这几日没少向张昌宗念叨秦佾的仁义。
这位历城县公府的小公爷,不仅没有架子,而且性格豪爽,对他们二人极其大方。
因此看见秦佾之后,张昌宗的心中并不紧张,反而这位被自己五哥推崇备至的小公爷十分好奇。
再一看到秦佾和善的笑容,张昌宗顿感自己如沐春风。
“小公爷”
张昌宗正在行礼,却被秦佾一把拉了起来。
“不要这么客气,六郎你以后就跟五郎一样,也叫我大郎吧。”
又带着张易之、张昌宗一道,在铺子里面巡视了一圈,秦佾的心中愈发有了信心。
这一份信心不仅来自于店铺装修的进度远超他的预期,而且张易之、张昌宗的状态,也让秦佾十分满意。
张易之拿着秦佾给的钱,他本身也不是个吝啬拮据之人,立刻便带着张昌宗给他们两人做了一番改头换面。
此刻的张氏兄弟,身上已经换上了白色苏锦的袍服。
要想俏,一身孝。
张易之与张昌宗二人这一身打扮,哪里还有一丝市井小民的模样?
若是让别人看到,一定会以为他们是从哪个天潢贵胄之家出来的,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小郎君。
而此时的张易之,浑身上下也充满了干劲。
秦佾对他如此看重,又出手阔绰,激起了张易之心中的雄心壮志。
“大郎,”双目炯炯有神的看向秦佾,张易之问道:“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接下来啊.”
秦佾沉吟了片刻,思索着接下来的工作内容。
抬眼看向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的张易之,秦佾对他说道。
“独木难成林,这个铺子中若是只有你和六郎,还是有些单薄了些。”
“大郎莫不是想要招募一些人?”
张易之果然是心思敏捷,秦佾刚一开口,便领会了他的意思。
“没错。”秦佾赞许的点了点头。
张易之低下头沉思了片刻,这才抬起头看着秦佾追问道。
“大郎,你看咱们还需要再招募多少人?”
“多多益善,”秦佾“都要与你年龄相仿,仪表堂堂的小郎君。”
“这”张易之神色有些难看。
他如今已经知道了秦佾这个铺子的货品,都是要卖给达官显贵家的女眷们。
因此明白秦佾想要找一些俊俏的小郎君来,自然也是为了吸引这些顾客。
可长安城内现在虽然已经有近百万的人口,秦佾提出的条件也让他有些为难。
毕竟除了公侯家的子弟,绝大多数的百姓家的男丁,自小便要为了生计而劳作。
因此,他们大多数身材粗壮,皮肤黝黑,哪里称得上俊俏二字?
可那些达官显贵家的郎君,又怎么会为了些许钱财屈身来这里从事商贾之事?
看着张易之一筹莫展的神情,秦佾微微一笑,对他轻声说出三个字。
“国子监。”
“国子监?”张易之顿时眼前一亮。
秦佾提供的这个思路的确让他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国子监里的读书人多,而读书人不事劳作,自然生的细皮嫩肉,有一副好皮囊。
不过张易之还有一个顾虑,这些书生能进入国子监,都是奔着未来入仕而去的,恐怕也不会有人会为了些许钱财来这里做个伙计吧?
然而,等到张易之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给秦佾之后,对方的回答,立刻便让他心中大感不可思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