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堪比贝爷的忠叔
给张易之详细的解释了店铺该如何装修,秦佾便将他留在这里,自己带着秦忠,一路出了长安城。
他这是要去秦怀道位于草甸子村(西安草滩镇)的一处庄子一趟。
他这次去那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方才看到红薇与绿绮生产出来的那些产品,包装实在是太过于简陋了。
秦怀道的庄子就位于渭河旁边,渭河里有大量的河沙。
对于看过无数穿越小说的秦佾来说,这可是制作玻璃的绝佳材料。
秦佾还是没有习惯这个时代的生活节奏。
要知道在他穿越之前的那个年代,从西安市中心坐车前往草甸子村,最多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
带着秦忠走出长安东边的通化门之时,大约才是申时二刻(下午四点)左右。
可两人一路走到了天色擦黑,一轮圆月高高升起,却也还没有走到草甸子村。
这个时代的华夏大地,全国的人口只有五千多万。
因此出了长安城之后,走不了多远便是一片荒芜,没有人烟。
他们二人顺着渭河一路向北而去,此时正是旱季,河滩上看似平坦,但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沙极其难走。
河床边上被河水冲刷,自然形成的堤岸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
在树林之间,随时传来几声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叫声,耳边还不时听到远方凄厉的狼嚎。
秦佾此刻的心中早就已经是万分紧张了,他偷眼看了一下身边的秦忠,却是一副泰然自若的神色。
秦佾的心中这才稍微安定了一些,他气喘吁吁的看着秦忠问道。
“忠叔,大约还要多久才能到我阿耶的庄子啊?”
秦忠闻言,停下身子,用手搭在额头上看了看远方的群山,这才转过头回答秦佾。
“大郎,估计再要一个时辰,便可以到草店子村了。”
“啊”
秦佾的口中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屁股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
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可就是两个小时。
还要再走两个小时?
经过了近四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秦佾早就已经是精疲力尽,饥肠辘辘了。
此刻他才想起来,自己除了早晨吃了些红薇、绿绮准备的朝食,到现在为止还没吃过任何东西。
别人穿越过来都是锦衣玉食,身边有如的婢女伺候着。
可他秦佾同为穿越人士,却整天忙的脚不着地,这让秦佾的心中顿时感到不平衡。
然而,秦佾却丝毫没有反思过,明明他也可以过着锦衣玉食,身边有如的婢女伺候,躺平了等着继承县公爵位的日子。
可他非要当个反派,每天不是忙着巴结来俊臣,就是想要讨好张易之,这才让他过的如此狼狈。
秦忠有些同情的看着坐在地上已经是疲惫不堪的秦佾。
他从来没有反对过秦佾的任何举动,今天也是如此,秦佾要出城,他便跟着。
之所以秦忠会这样,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秦忠出身于军旅,习惯了服从命令,从来不会忤逆上官的想法。
第二个原因则是秦忠知道,无论秦佾干什么,都有秦怀道替他兜底,如果秦怀道不行,那他也可以来承担这个义务。
不过自己这个小公爷还是太孱弱了些,秦忠在心中感慨着。
要知道当年他在军中做斥候的时候,即便是徒步,一个昼夜也能行进百十里路。
可从长安到草甸子村不过区区二三十里的路程,这位小公爷不仅走的慢,而且才走了一多半,就坐在那里要死要活了。
无奈的看了看秦佾,秦忠走到堤岸上捡了一些枯死的树枝。
从靴筒里拿出一把匕首,三两下便在沙滩上挖出一个大约二十公分深,直径有半米多的沙坑。
从怀里掏出火折子吹燃,将那些树枝堆好点着,一个小小的篝火便燃烧起来。
随后秦忠又摘下腰间的皮囊,走到河边打回来了一水囊的河水送到秦佾的面前。
秦佾看着眼前装满河水的皮囊,连忙摇着头。
“忠叔,不能喝生水,会得病的。”
秦忠听到秦佾这句话,一想到自家小公爷的确是娇生惯养的长大,便转身再次走到堤岸之上。
在那里找寻了一番,竟然被他发现了一小丛竹林。
于是秦忠便砍倒了一棵手臂粗的竹子,又挖了几根竹笋回来。
坐在篝火旁边,秦忠用匕首将竹子截取了一节下来,又在上面挖出一个鸡蛋大的洞。
将水囊中的凉水倒进竹节中,然后搭在篝火上。
与此同时,秦忠又用匕首削尖了几根树枝,把竹笋穿在上面,也放在篝火中烤着。
看着秦忠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秦佾的心中不由的感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