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刚才舞台上那个耀眼夺目的公孙娘子,莫说是自己,就连秦佾这位小公爷,人家也未必放在眼里。
打消掉心中不切实际的幻想,转头看了一眼坐在身边的筱雨。
若不是因为秦佾,他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认识这样的美娇娘。
“小公爷,”张易之徒然站起身子,对着秦佾叉手行礼道:“多谢今日想请,他日某家若是有机会飞黄腾达,绝不辜负小公爷的情意。”
看见张易之终于被自己折服,秦佾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从怀中掏出两缗钱放在桌案上,微笑着打量起筱雨和若云。
“今日五郎就留宿在此了,这是我的一点酬谢,你们二位谁的闺房蓬门为他开啊?”
筱雨和若云,自打一看到张易之开始,早就对他垂涎欲滴。
此刻看到秦佾出钱张罗着替他晚上找个服侍的人,几乎是同时将手伸向桌案上去抓钱。
秦佾看着这两个小娘子此刻已经没了一点矜持,心里还有点失落。
他知道要是放在自己身上,这两位娘绝对不会这么积极。
最终秦佾又加了一缗钱,筱雨和若云两个人便决定一同陪侍张易之。
挥了挥手让她们二人回闺房中洗漱准备,秦佾这才将心中的话对张易之说了起来。
“五郎,”秦佾给自己与张易之的酒杯中斟满了酒,端到口边一饮而尽之后,笑着看他。
“我早就看出,你不是个安于现状的性子。”
张易之闻言也将面前的酒杯端起来喝干,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小公爷,您出身县公府,自幼便锦衣玉食,哪里知道我们这些普通百姓的艰难?”
“我自幼也算是饱读诗书,自问也不是碌碌无为之辈。”
“可这个世道,世家横行,官吏们相互勾结,官官相护。”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想要出人头地,实在是太难了。”
秦佾听到张易之的话,也不由的点了点头。
他知道张易之所说的是事实。
原本的唐高祖李渊,能够建立大唐,便是得到了五门七望这些千年世家的支持。
如今的朝堂,大部分的权柄依然是被那些世家所把持。
再加上大唐开国勋贵以及武氏诸王等新贵们,当下的寒门子弟的确是没有什么进身入仕的渠道。
即便是个别天纵之才们以自身的能力通过科举,可依然是备受排挤。
他们基本上的结局就是被派往边远蛮荒之地成为地方官员,永远没机会进入长安的政治核心。
而张易之此人,也并非是个不学无术之徒。
他在成为武曌面首之后,曾带着李峤、张说、宋之问、等二十六人,收集历代诗词歌赋,编撰了多达一千三百一十三卷的诗词总集《三教珠英》。
而张易之亲笔所做的《泛舟侍宴应制》、《侍从过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风字应制》、《横吹曲辞·出塞》、《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等作品,也都显示出他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秦佾一想到这些事,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张易之也算得上才貌双全,只是因为成为了武曌的面首,最终成为皇权争夺的牺牲品。
若不是这样,以张易之的才学样貌,绝对能够成为‘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男主角。
“五郎,”秦佾冲着张易之摇了摇头,“我知道你心中的抱负。”
“哦?”张易之此刻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他醉眼朦胧的看着秦佾,“小公爷不妨说说,在下的抱负是什么?”
“醉卧美人膝盖,醒掌天下权,固我所愿也。”
秦佾轻轻说道,张易之闻言心中顿时一惊,感到自己醉意全消。
他刚要辩驳,秦佾摆了摆手,示意让自己把话说完。
“大丈夫生于世,不能流芳百世,也要落得个遗臭万年。”
“五郎有此野望,这也是人之常情,何错之有?”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
张易之口中呢喃着秦佾的这两句话,秦佾丝毫没有遮掩的狂妄,让张易之心中大感震撼。
这第一句话,出自于西汉名将霍去病。
原文是:‘醉卧美人膝,醒握杀人剑,不求连城璧,但求杀人剑,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但到了现代以后,成了无数穿越小说的简介。
而第二句话出自于东晋大将桓温,他说:人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
这两句话,不管三观正不正,但对于张易之这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来说,却听得他热血沸腾。
“小公爷,”张易之的眼中燃起熊熊的火焰,“你说,我该如何才能做到这样?”
秦佾一抬头,看到若云与筱雨欢天喜地的向他们二人走来。
知道他们二人已经准备停当,是来邀约张易之去共赴巫山的。
“五日,”秦佾面带微笑,伸出右手张开五指,“今夜五郎就好好享受,五日之内,我给五郎一个交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