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佾收拾好心情,又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袍,这才向前一步,走到这间让他充满期待,但又害怕的监室。
眼前的场景立刻让秦佾愣住了。
这间监室里面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惨状,反倒是干净整洁,有条不紊。
在监室的窗下摆着一张几案,一个身穿白色囚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面容虽然有些清瘦,但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此刻便跪坐在几案前。
几案上摆着一战油灯,似乎是光线有些阴暗,老人正将那本书凑到面前,心无旁骛的看着。
“狄狄大人.”
秦佾试探的叫了一声,里面的老人缓缓转过头。
“狄某的时候到了吗?”老人的眼中没有一丝恐惧,他坦然的看着秦佾。
“也罢,两眼一闭,倒也落得清静,也就不必再看见这些肮脏龌龊的地方。”
秦佾终于确认面前的老人就是狄仁杰,恐怕他误会了自己,以为秦佾是取他性命的刽子手。
可也只有狄仁杰,才能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如此淡定坦荡吧。
“狄大人”
秦佾连忙上前一步,抓住监牢的栏杆。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紧迫,若是让来俊臣看到韦承庆独自出去,恐怕就会对自己心中产生疑惑。
“我叫秦佾,是历城县公的儿子,我不是来害你的。”
“我知道狄大人被人构陷深陷大牢,而您是朝中的栋梁,是可以挽大厦将倾的人。”
“因此我才假意与来贼虚与委蛇,骗得他的信任,进得这匦使院的大牢之中。”
“在下此来,只为跟大人说两件事。”
“第一,我是来救你的,来逆已经统一将您放出去,你莫要怀疑,这是在下用假话诓骗他的结果。”
“第二,您出去以后,见到圣皇陛下,先不忙弹劾来俊臣,他只是跳梁小丑,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您最终要的一件事,便是要对圣皇陛下说这样的一番话:”
“这天下,只听说过儿子祭祀母亲,从未听说过侄子祭祀姑母。”
“若是未来武氏子弟登上皇位,请问您以什么身份配享太庙?”
秦佾害怕狄仁杰质疑,毕竟他这一番话中虚虚实实,有不少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而狄仁杰的心思是何等的缜密,若是被他诘问下来,秦佾知道自己必定会露出马脚。
因此,他这才一口气将话说完,他知道,自己最后那几句话是多么的关键。
而这些话,正是历史上的狄仁杰,曾经在武曌问询他立储之事的时候,做出的应对。
秦佾为什么药急赤白脸的拜来俊臣为师,就是为了进到匦使院大牢中见到狄仁杰,然后对他说出这一番话。
至于救狄仁杰?
别开玩笑了,狄仁杰根本用不着他来救。
在历史上,狄仁杰被关入匦使院大牢之后,为了不受酷刑的折磨,将来俊臣构陷他的罪名全都承认了下来。
来俊臣自然心怒放,认为自己在武曌面前又立下了一个大功。
顾不上让狄仁杰攀咬、构陷他人,来俊臣直接向武曌汇报了自己的战果。
狄仁杰毕竟是朝中宰相、国之栋梁,武曌对他如此干脆的承认了谋反之事心中自然心生疑虑。
于是便让狄仁杰在朔望朝会上,在宣政殿当众公认自己的罪状。
谁想到狄仁杰刚一来到宣政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便反咬来俊臣一口,说他的匦使院屈打成招。
里面的犯人即便不死,也都会落下残疾。
而他狄仁杰,为了留下有用之身报效朝廷,这才假意招供,实际上就是为了当着圣皇陛下的面揭露来俊臣的罪行。
这个闹剧最终的结果就是,狄仁杰当堂被武曌无罪赦免,来俊臣受到严厉的斥责。
而武曌心中对来俊臣也生出了芥蒂,过不了多久便将他下狱问罪。
秦佾知道,自己要是再不赶紧来见狄仁杰,这位狄公就要被平冤昭雪了。
而狄仁杰一旦官复原职,以他的身份想要见到对方恐怕是难于上青天。
那么他刚才那一番话就没机会向狄仁杰说,而狄仁杰也不会打心眼里认同秦佾是李唐王朝的忠实拥趸。
这样一来,将来来俊臣倒台的时候,狄仁杰也不会替他求情。
那他攀附奸佞,拜来俊臣为师的小公爷,自然下场也不会好到哪去。
秦佾是来当反派的,什么是反派?
自然是要左右逢源,反复横跳,借着一切机会向上爬。
只有这样,他未来才有机会操纵朝局,兴风作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