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位是东汉年间,山阳太守,讳一个彭字,”等到秦景倩也来到身边,秦怀道指着正中央的人像说道:“他是我们这一脉的首祖。”
“这一位,西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讳一个秀字,是我们家的七世祖。”
“这一位,北齐咸阳王(斛律金)录事参军,追赠瀛洲刺史、上柱国、历城县公,讳爱。”
当看到这张画像的时候,秦怀道的神色渐渐激动起来。
“他便是为父的阿翁,你们的曾祖,咱们家的县公,就是从他手中沿袭下来的。”
秦爱,终于有一个秦佾熟悉的名字了,秦佾记得,他在北齐时期,也是战功赫赫的名将。
“这一位,”秦怀道的手指向最后一副画像,“便是我的阿耶,你们的阿翁,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冀国公,讳琼,字叔宝。”
“你们的阿翁,曾跟随在太宗皇帝身边,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阵上百场。”
“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多少英豪都败在他的面前。”
秦怀道此刻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猛地转过头转过头,看向秦佾,脸上已是老泪纵横。
“大郎,无论你走到哪,做什么,都要记得,不要堕了你阿翁的名声。”
秦佾这个时候的心中,也是热血沸腾。
历史专业的学生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话: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所谓江南出才子,实际上指的是到了南宋以后。
这个时期的江南由于水源丰沛,土地肥沃,人们生活富庶,因此文人墨客要比北方多了不少。
但山东的将,却是因为一个人,那便是眼前这幅画像上人。
他身穿明光甲,头戴凤翅兜鍪,右手一杆虎头皂金枪,右手提着瓦面金装锏,器宇轩昂,威风八面。
这个人,威震华夏数千年的秦琼,秦叔宝。
看着画像上的秦琼,秦佾心中激动万分。
要是到唐初虽然名将如云,但真正被民间封神的,只有李靖、秦琼和尉迟敬德三人。
秦佾自然是想亲眼领略他的风采,但无奈自己生不逢时,这些在史书中赫赫威名的大将们,早就已经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虽然秦怀道作为秦琼的儿子,长相与他有几分相似。
但他毕竟是没有经过真正的战阵,身上哪有秦琼那种傲视天下群雄的气派。
拜谒完秦家的历代先祖,秦怀道依然呆在祠堂之中,秦佾自己返回了他住的院子。
躺在卧榻之上,他激荡的心情,依然是久久不能平息。
就这样,秦佾度过了他来到大唐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天秦佾直睡到日上三竿,这才在红薇和绿绮的帮助之下洗漱完毕、
穿戴整齐之后,秦佾坐在桌前,红薇、绿绮给他端来朝食。
饭菜都是红薇、绿绮自己侍弄的,一盆羊汤,两张胡饼,几碟爽口的小菜。
三两下吃完,秦佾起身,跟在红薇、绿绮身后从后门走出了秦府。
秦忠早就等在了这里,身旁那辆双马驾辕的班车上堆着小山一般的东西。
秦佾知道,这些都是秦怀道怕他在外受苦,倾尽全力给他搜罗的身家。
秦忠看到秦佾走出后院的角门,连忙上前一步,对着秦佾叉手行礼。
“大郎,听说王姨娘赞助了您一个院子,地址在哪?”
秦佾心中赞叹,秦忠果然是秦府的老人,又是斥候出身,对秦府内的任何事情都耳聪目明。
自己昨夜幸亏老实本分,没有被王嫣魅惑,否则若是真的做下什么丑事,绝对躲不开秦忠的眼线。
从怀中掏出王嫣交给他的房契递给秦忠,秦佾面带微笑看着对方。
“忠叔,以后我的生活起居,就要劳烦你多多费心了。”
秦忠接过房契,看到秦佾竟然将如此贵重的东西毫不犹豫的交给自己保管,心中对秦佾大为感激。
半个时辰之后,秦佾一行便来到位于敦化坊内的一处院落门口。
秦忠上前推开院门,这是一处占地约半亩左右的院子,秦佾看得也是喜出望外。
这院房虽然不大,但却是精巧别致,五脏俱全。
坐北朝南的那间正房,被门廊分为了两个小间。
正好可以分别作为秦佾和红薇、绿绮的住所。
东厢房也可以住人,对面的西厢房则是能够作为库房来使用。
院门的后面还有两间门房,分别可以作为柴房和厨房。
最让秦佾欣喜的,是院子中间种着一棵桃树,树底下摆着一张石桌与四个石墩。
天气热了以后,在这里吃饭喝茶必然十分惬意。
等到穿过门廊之后,又给秦佾了一个惊喜。
在正房后面竟然还有一个两分地左右的菜园。
虽然现在荒废了,但里面的垄壑齐整,只要稍加收拾便能种出果蔬。
“郎君,”跟在秦佾身后的秦忠此刻也面露喜色,“我下午就将这里收拾出来,以后咱们家的蔬菜、果子都不用买了。”
秦佾微笑这摇了摇头。
“忠叔不急,这个地方我有大用,稍后我画些图纸,你去找城内的匠人打制出来。”
看着这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秦佾心中有些激动。
他知道这一小片天地,将是他在这个时代,兴风作浪,搅动风云的起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