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271.第269章 强行闯入,你这弟弟已有取死之(1 / 2)

初二当晚,赵匡胤的一些亲信便开始在将士中散布议论。

“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这话不可谓不恶毒。

将士们本就不愿意出征,流言这么一传,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次日,正月初三。

眼见时机成熟,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便授意将士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

紧接着所有人全部都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

这是早就商量好的流程,一切都熟练的不能再熟练了。

或许有人看得出来蹊跷,行军打仗路途之中,赵匡胤怎么会喝醉了酒?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细节已经没有人在意了。

或者说,即便有人发现了疑点,也不敢说出来。

毕竟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已经没有再反悔的空间了。

有一个算一个,在场的所有人全部都属于谋反的一员,所以任何在此时提出反对意见的人都会被立马就地解决。

众人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

见状,赵匡胤终于了“醒”了过来。

他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有号令,尔能从乎?”

分明是赵匡胤自己安排的黄袍加身,可他现在却是做出一副迫不得已的无奈模样。

赵匡胤表示,如果你们能够听从我的命令那我可以做皇帝,但若是你们不能听从,那这个皇帝我当不了一点。

这样一来,赵匡胤便营造出一副自己全心全意为将士们考虑的模样出来。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伊始,还并未确立文人为主的执政方针。

这个时候的赵匡胤,还是十分看中聚拢武将们的人心的。

有人带头,拥立者们便一齐表示“惟命是听”。

赵匡胤有着完整的计划。

于是他并未直接带着人回到京城夺取兵权,那样只会让他带领的这么一群军队变成乌合之众!

于是在那之后,赵匡胤当众宣布:“回开封后,不得惊犯太后和主上,不得侵凌公卿,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

“服从命令者有赏,违令者族诛。”

于是诸将士都应声“诺”。

赵匡胤遂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

看着自己手下乌泱泱的一帮军队,赵匡胤心满意足。

他自己手下的兵是什么样子赵匡胤本人肯定是知道的。

哪怕他直接宣布造反,想来反对的人也不会太多。

大部份人对赵匡胤还是十分忠心的,所以才有了这个黄袍加身的骚操作。

可哪怕将士们都心知肚明,赵匡胤也知道将士们心知肚明,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一走的。

尤其是黄袍加身这个骚操作,虽然听上去十分离谱,但有了这么一层手续在其中,赵匡胤以后争取天下的名义上就好听了许多。

总而言之,赵匡胤是以一个受害者,一个为天下人着想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而非一个一拍脑袋就打算造反的没脑子的武人!

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一点十分重要。

先入为主的印象在,日后赵匡胤行事拉拢人心就要简单许多。

华夏人讲克己复礼,情绪内敛。

很多时候,想要的东西你不能主动要,要别人给,你还得再三推辞,如此才能光明正大的收下。

逢年过节收红包是这般,人情走动送礼物也是这般,就连饭桌上夹个菜也要谦让一番。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登基,同样也是再三谦让。

最终在众大臣的哭泣之中,无奈登上皇位。

赵匡胤和之前其实一样,只不过走的流程和方式稍微有那么一丁点的变化。

而经过这么一操作,哪怕是队伍之中原本有摇摆不定的墙头草,现在也不得不坚定了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赵匡胤可是被你们这些将士们逼着谋反的,现在你说自己是忠心耿耿的,谁信?

这也算是变相的加强了队伍的凝聚力。

赵匡胤坐在中军帐中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如何才能稳定局势。

有宋一朝,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软弱无力,无能至极,宋朝的皇帝给人的印象大多也都是无能软弱。

但有句话说得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皇帝所达成的成就可远不是其他皇帝所能比拟的。

的确,和前面的王朝比起来,赵匡胤做到的并不算特别完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所面临的环境也是不一样的。

虽然同样都是皇帝,但其它人开局可能有三五十分,然后给出了一份八九十分甚至更高的答卷,这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成绩。

但对于赵匡胤来说,他开局可能就只有二十分甚至更少,经过努力给出了一份刚刚及格的答卷。

谁又能说他不算是优秀呢?

赵匡胤身上的确有不少缺点,但同样的,他也是少有的能够展现出自己人性的光辉的开国皇帝。

所以对于赵匡胤,秦天还是十分看好的。

如果没有原本历史上的意外,或许宋朝后续的走向也不会那么离谱。

赵匡胤死之后接替他的是谁?是他的弟弟赵匡义!

这个心虚到不得了的高粱河车神如何能不抓紧时间削减兵权削减军人的地位?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才能安心当自己的皇帝。

可以说从根源上来看,宋朝开国之时的底子就歪了,根就烂了,后续能正常发展下来才怪了。

赵匡胤本人只能说是有优点也有缺点,但他那个篡位的弟弟可就真的让人一言难尽了。

先不说他篡位谋逆的举动,也不说他那吃了败仗荣获高梁河车神的事迹。

单单《熙陵幸小周后图》这一件事情就够让人难绷了。

人丈夫还活着呢,就对人妻做出这种事情,你做就做了,倒也罢了,这还不够,还专门让人将当时的场景画下来,反复观赏,这就……

除此之外,赵匡义所干的事情还真不是一时半会能说完的。

如果说赵匡胤的一生是略有遗憾的话,那赵匡义说是死不足惜也丝毫不为过了。

同样都是弑兄夺位,这赵匡义和李二比起来差的那可不是一星半点。

人品,能力,手段,心胸不管拿什么和李世民相比,都是在侮辱李世民!

所以从始至终,秦天对赵匡义都没什么好感。

眼睁睁的看着赵匡胤黄袍加身,秦天并未直接现身。

原本秦天的计划是直接现身,表明身份,如此对他日后招揽徒弟也会有着不小的帮助。

但在看到赵匡胤的一切都进行的十分顺利之后,秦天便改变了想法。

似乎赵匡胤本人并不需要自己的帮助,如此倒也没必要横插一脚,抢夺别人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