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第271章 必须封梅殷为国公!(2 / 2)

梅殷这狗屁东西,还真的是……和别人大不一样!

这么好,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让一个才认下来的便宜徒弟给自己送来?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视功名如粪土,也没他这么做的!朱元璋心中,又一次忍不住对着梅殷骂骂咧咧起来。

不过,内心深处对于梅殷,却越发的认可起来。

觉得梅殷的做法,虽然随意是随意了点。

但是,他却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而且,从这里面能看得出来,梅殷对于功名利禄,真的如同他平日里所并表现的那样,不怎么在意。

对于这些,没有太多的想法。

这个女婿……还真的是与众不同!

若是自己大明,如同梅殷女婿这样的人再多上一些,那该有多好!

有本事,还不重视功名利禄。

这简直就是名臣的模范!

当然,在这么想的时候,朱元璋是自动忽略掉了,梅殷对他进行的多次死谏,把他给气的暴跳如雷,七窍生烟的事情。

若是再让梅殷对他进行一次死谏,保证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心里面的想法会发生诸多的变化。

朱元璋在这里看了好一会儿,一抬头,才发现陶成道还在这里等着。

当下便道:“如何铸造洪武大炮这事儿,你应该已经问清楚了吧?

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接下来,就按照梅殷告诉你的那样去做。

要尽可能快的,把洪武大炮给咱做出来。

就按照梅殷所说的那些那样来,一定要搞标准化,规模化,采用流水线来做。

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数量够多,质量够好,威力够大的洪武大炮。

若是有哪些地方还不够清楚,接下来朝随时到双水村那里,去请教你的老师梅殷。

必要时候,可以让他到兵杖局那边去对你进行一下指导。

甚至于让他亲自参与其中,也不是不行。

兵杖局的所有地方和事情,都不对他设防。”

朱元璋望着陶成道如此交代。

“是,陛下!”

陶成道立刻出声应下。

朱元璋所下的这个命令,也感到有些震动。

因为这和他在此之前,所了解到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在此之前,他所听到的,都是梅殷在陛下这边有多么的不受待见。

被陛下各种的嫌弃。

但是现在,所看到的却完全不同。

陛下哪里有嫌弃自己家的这个女婿?

对于这个女婿,简直是宝贝的不能再宝贝了!

兵杖局的火器,这种颇受陛下重视的东西,以往陛下捂的挺严实。

现在,却直接就对自己家老师开放了!

在自己家老师这边,没有任何的秘密!

这是多么大的信任?

非特别信任,特别亲近的人,不会有这种待遇!

不过,在这样的震动在心中升起之后,陶成道却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起来。

依照自己家先生的才能,还有先生和陛下的翁婿关系,陛下又怎么可能真的会看不上自己家老师?

所以,这些都是外面的谣传。

陛下对于自己家老师,那是无比的信任,无比的重视。

果然,很多事情都不能够听外面那些人瞎传。

而是需要自己先去了解才可以。

在陶成道领命退下之后,朱元璋接着在这里观看梅殷所弄的建议书。

只觉得受益无穷。

很快他就把太子朱标给喊了过来,把这东西递给了朱标看。

朱标看过之后,同样有被自己家二妹夫的手笔给惊到了。

只觉得自己家二妹夫真够可以的!

什么都难不到他!

总能给人特别大的惊喜。

“父皇,看来给二妹夫封伯爵,还是有些小了。

依照二妹夫的功劳,足可以封国公!”

朱标看过之后,忍不住望着朱元璋,满是认真的说道。

朱元璋闻言,哼了一声道:“看看他那尖嘴猴腮的样子!

封国公?

给他封个伯爵就够不错的了。

不过是弄了一些小改变而已,值得给他封国公吗?

那咱这国公,也忒不值钱了!”

听到自己爹所说的话,朱标并没有接茬。

因为他知道,这不过是自己父皇,习惯性的一些说法罢了。

就凭借自己家二妹夫,立下的种种功劳,今后被封侯,乃是板上钉钉的事!

甚至于封国公,也有极大的可能。

父皇嘴上说的,和实际上做的可是完全不同。

再说,就算是父皇真的在今后,不给二妹夫封国公。

那只要自己能够改变,父皇在模拟当中所看到的命运,成功当上皇帝。

那么在今后,自己一样会把二妹夫的国公给补上。

若是今后自己时日无多,还会走到父亲的前面去。

那自己在感到身体不行之前,也会把雄英给喊过来。

把这个事儿交代给雄英。

让雄英今后当了皇帝,给二妹夫封为国公。

自己当儿子时,管不了自己的爹。

但是临死之前,向自己儿子交代了一下遗愿,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有些东西二妹夫不在乎,但并不代表着自己这些人就可以将其忽略,不给二妹夫。

二妹夫不要是一回事,

自己等人给不给,又是另外一个说法。

……

双水村这边,梅殷还在这里做着一些事儿。

原本到时候,他是准备把标准化,以及流水线这些说于太子朱标的。

不过这次,陶成道到了这边,且又知道了陶成道回去之后,就会去见朱元璋,汇报一下前来双水村这边的种种经历。

在这种情况下,梅殷就改变了想法。

抓紧时间把这建议书给写好,让陶成道带回去。

一并交给朱元璋。

如此一来,就能够尽可能快的让这标准化,规模化,还有流水线等东西,在大明这边出现。

并尽可能快的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刚好,这次朱元璋他们这边,准备大规模的生产洪武大炮。

对付海上那些海寇。

这是一个很好的把这些东西施行出来的机会……

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梅殷到了红薯地进行观看。

把这些种植红薯的田地,都给视察了一遍,并分别刨出了几株红薯进行观看。

结合着最近的天气。

梅殷觉得,这红薯已经可以开始收获了。

话说,按照现在的晚红薯的状态,若是让它们继续生长下去,有合适的光照和水分。

下面的红薯还会接着长个头。

但是,梅殷却决定要对其进行收收获了。

因为已经入了冬,要不多久,天气就会变的越来越冷。

他这边要赶到天气变得彻底严寒之前,把红薯给收了。

不然一场霜冻下,来不及收获的红薯会被冻坏掉。

如此一来,那可就真抓瞎了!

现在,不是追求红薯生长极限的时候。

有个大差不差,能把红薯给收起来,装到窖里,才是正经。

而且,这个时候把晚红薯收了之后,还能接着种上一茬麦子。

等到明年,收获了麦子,又可以在麦田里种植晚红薯。

实现麦子和红薯轮作。

确认了红薯可以收获之后,韩成回到家中,便立刻安排人前往朱标那边送信。

告诉朱标,三天之后便可以开始收获晚红薯了……

……

“父皇,二妹夫来信了。

说三天之后,就可以收获晚红薯了。

父皇,那……咱们三天之后就过去?”

朱标来到接到信后,第一时间就来到武英殿这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道:“行,那就三天之后前去双水村那边收红薯。”

……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胡惟庸等人,一一奏事。

朱元璋处理之后,将要散朝时。

朱元璋开口道:“咱说个事儿!你们众人,都觉得咱因为红薯,把梅殷封为伯爵,是不是有些封的太重了?

觉得咱是看在他是咱女婿的份上,才会给他这样一个封爵。

觉得那红薯产量,过于夸大,言过其实吧?”

这不是事实情况吗?

听到朱元璋忽然之间,提起给梅殷因为红薯封伯爵的事儿后,有不少的人,都是愣了一下。

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间提起此事。

很多人也都觉得,朱元璋所说的话,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当然心里面想是这么想,却不敢说。

很多人都纷纷摇头,表示他们对于梅殷因红薯封爵,心服口服。

朱元璋却不吃他们这一套:“你们也不必摇头否认。

咱知道你们心里面的真正想法。

但咱还真就明确告诉你们了,这事不是咱妄言,说瞎话。

而是这红薯的产量,当真惊人!

接下来尔等就能明白,咱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等众人,后天一早,按照上早朝的时间,在城门处等待。

咱们前去双水村那边去刨红薯!

到了那时,亲自看到了这红薯的产量有多高,就能明白咱为什么要给梅殷封伯爵!”

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很多人都显得有些面面相觑。

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突然玩上这么一招。

朝都不上了,直接领着他们去收红薯!

不过,却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别的

毕竟这事儿,和别的不一样。

虽然许许多多的人,心里面看不起种地的那些泥腿子们。

但是,重视农商的事儿,却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的。

所以哪怕心里面对此极为不屑,也不敢在这种正式的场合,当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什么不是来。

所以这个事儿就此定下。

……

“妹子,咱已经颁布下命令,在后天要带着朝中众臣,前去双水村去收红薯。

让他们都开开眼。

不仅是这样,家里的这些小子们,咱也准备一并带过去。

六岁以上的,都要去到田里,去好好的劳作一番。

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种田之不易。

明白民间之疾苦。

咱的儿子,可不能成为不知民间疾苦的人!

不能忘了根本!”

下了朝之后,朱元璋来到马皇后的住处,望着马皇后如此说道。

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是满心支持。

她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这人呐,就是要多吃点苦。

吃了苦后,才会知道现在的生活到底有多好。

多不易。

尤其是这些年纪小一点都孩子,一生下来就在蜜罐里泡着。

时间长了,就不知道甜是甜,苦是苦了。

他觉得重八的这个想法很不错。

他们家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哥几个,之前被重八派去了一趟凤阳,经历了那一遭的事后。

回来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有些影响,是可以持续一辈子的!

……

毫无疑问,朱元璋今天早朝结束之后,对众人对百官宣布的这个事情,一下子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伯温带着满心的欢喜,准备参与到这个盛事当中。

他知道,这乃是自己家好孙女婿梅殷,露脸的大好时机。

陛下是真给自己家好孙女婿长脸!

同时也是真的想要,亲自参与到红薯这种超好的粮食的收获里。

这红薯,他可是早就亲口吃到了。

知道有多美味,也知道其产量到底有多惊人。

但其余的很多人,对此态度就不太一样了。

“胡相,您说……这是真的吗?”

退朝之后,有人忍不住望着胡惟庸询问。

胡惟庸点头道:“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

不是真的,陛下又怎么可能会邀我等百官,共同前去收红薯,做见证?

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听到胡惟庸这么说,这人也点点头,觉得胡惟庸说的很有道理。

可是,想是这么想,心里面却终究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相信。

总觉得这个事儿,有些悬,过于离谱了!

……

“一亩地能产几千斤?笑话!什么时候有这么高产量的粮食了?

既然上位敢这么做,那就后天一同到那边去看看。

要是这红薯,真能达到一亩地几千斤。

咱弄一泡牛粪吃了!”

朱亮祖哼了一声,说出了他的豪言壮语。

对于红薯那离谱的产量,他是打心眼儿里感到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