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锁上大门,父子三人赶着牛车,继续去采买东西。
这边离卖米面粮油的街道不远,顾棠让她爹驾车过去,先去买米面粮油。
这是买来存放在新院子里,应付突发情况的。
万一突然要在这边留宿,好歹有东西能填饱肚子。
因此,不用太多,每样几斤就行。
买完这些,旁边街道就是卖锅碗瓢盆、木炭、柴火、炉子等物品的铺子。
父子三人过去一阵扫荡,买了铁锅三个、菜刀两把、汤锅、砂锅、瓦罐各五个,还有熬药锅,也要了两三个。
大水缸小水缸各三个、碗筷十对、葫芦瓢四五个、大盆小盆十来个、大桶小桶也是十来个……
除了这些,还有炉子,大炉子小炉子一起要了十个。
烧炉子所需要的木炭要了一百斤,柴火五百斤。
走到街尾,看到有卖煮茶用的水壶,顾棠又挑了几个买下,还有茶盏等物,一起要了几套。
两条街逛下来,算算也差不多了。
家里的桌椅板凳、床柜箱笼等物都不用买,买院子时,人家送了一整套的家什。
各个屋里都给配齐了,铺上被褥就能正常入住。
买下的这些东西顾家的牛车是拉不完的,小东西他们自个儿拉,那大的多的全让店家送货上门。
从街上回来,顾连山一路都在心疼,问顾棠了多少银子。
顾棠算算,估摸有二三十两。
“怎么这般贵?”顾连山一脸惊色,都是一些常用的东西,为何这般贵?
顾棠哦了一声:“我全挑的好的,那次等的,我都没要。”
顾连山:……败家闺女!
回到院里没多久,外头那些店家便拉着东西送了过来。
送货上门的物品,顾棠只付了一半的银子,眼下验收一番送过来的物品,确认无误后,再结清余款。
店家只负责送货上门,其余一概不管,因此,这些东西全堆在了一进院,挤挤挨挨的,都快没下脚空了。
顾连山、顾平安父子帮着将重物放到该放的地方,顾棠则拿些轻的东西跟在后面打下手。
这一通忙活,愣是耗费了一个时辰才干完活计。
顾连山、顾平安父子俩累的够呛,坐在矮凳上直喘粗气。
累随累,但院子里总算有了人气。
只要再将被褥铺上、鸡鸭安置好,这便像个过日子的人家了。
铺被褥前要先挑屋子,二进院跟三进院都可以挑,都能住人。
但顾棠喜欢一个人住,便独占了三进院。
顾连山、顾平安父子俩则一起住二进院。
顾连山住正房东间,顾平安住正房西间。
分配好屋子,接下来就是安置鸡鸭。
按理来说,三进院空地多,用来养鸡鸭是最合适的,但顾棠不乐意。
三进院是她住的地方,怎么能用来养鸡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