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49章 娱乐片大讨论(二合一)(2 / 2)

毕竟,真正能赢得观众和市场的,不是那些“文艺片”和“先锋电影”,而是现在被电影界和媒体界唾弃、鄙视和排斥的娱乐片,而这场关于“娱乐片”的讨论将决定华夏电影未来的走向。

……………面对文艺片亏损不赚钱的事实,众人争锋相对,侃侃而谈,现场的氛围越来越紧张。

看着被卷入漩涡中心的方言,龚樰满脸忧色,手心里全是汗。

朱菻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尤其当西影厂的代表霍地站起身来。

“关于如何盈利的问题,我们的吴厂长从《拯救大兵瑞恩》、《没有航标的河流》等电影里,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思路,就是让《黄土地》这些电影拿到国外去,报名参加外国的电影节。”

“夏威夷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甚至是在奥斯卡。”

“但凡能够在海外电影节取得重要奖项的作品,完全可以就地向国际电影商出售电影版权。”

“然后把这个获奖作品带回国内上映,有奖项的加成,自然就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到电影院里。”

“就像《那山那人那狗》一样,起初拷贝在国内卖得也不好,可在日本引发轰动,而且拿下日本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立马在国内博得巨大的关注和讨论,拷贝和海外版权的销量都有显著提升!”

“…………”

顷刻间,满堂哗然。

一个个交头接耳,激烈地探讨着吴天名这种思路的可行性。

方言大为意外,“国外拿奖,国内上映”的模式,可是后来章艺谋、陈凯哥、娄晔、贾樟科这帮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一贯的做法,没想到这毁誉参半的路子竟然被吴天名给想出来了。

钟惦斐坚决反对道:“能获奖固然是好事一桩,可每年的国际电影节就这么多,能入围重要奖项的作品就已经是凤毛麟角,能获奖的更是屈指可数。”

然后看向文艺审美阵营的人,“难道就指望一两部作品,来抹平文艺片给制片厂造成的亏损?”

一时鸦雀无声,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但始终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最终不得不老调重谈,再一次搬出《拯救大兵瑞恩》、《那山那人那狗》来声援。

“这里我要澄清一下,从严格意义上讲,《那山那人那狗》的确是文艺片的范畴。”

方言笑道:“可《拯救大兵瑞恩》就不是了,它是商业片!”

听到这话,包括钟惦斐在内的所有人感到震惊,满脸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更准确地讲,是商业和艺术相结合的主旋律战争片。”

方言一本正经道。

“主旋律!?”

石方禹、滕进贤等电影局的人一下子来了精神,总觉得这个新词有种莫大的吸引力。

夏偃饶有兴趣道:“小方,你好好地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主旋律’。”

方言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番,“弘扬家国情怀”、“体现时代精神”、“彰显主流价值”、“博得商业成功”等字眼,让“主旋律商业片”得到在座文化、宣传、广电等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商业片怎么能跟主旋律挂钩呢?”

“是啊,商业片就是娱乐片,供人消遣的电影跟主旋律好像并不搭啊!”

“方老师,不知道你这‘主旋律商业片’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

在质疑声中,方言从容应对,“从电影理论的角度看,娱乐片并不能简单地跟商业片画等号。”

“娱乐片这个概念太过于包罗万象,我觉得流于表面,空泛空洞,而且国外也没有‘娱乐片’这种叫法,不如用类型片来区分得好,既能跟国际接轨,也能有利于今后华夏电影的发展。”

“难道把娱乐片改叫类型片,就能跟主旋律联系在一起了吗?”

《当代电影》的编辑抛出自己的问题。

“类型片分很多种,叙事片、战争片、科幻片、功夫片、恐怖片、喜剧片、爱情片等等。”

方言道:“其中有适合‘传播真善美,突出主旋律’的片种,也有不适合的片种。”

接着如数家珍地举例,比如《庐山恋》只是纯粹的爱情片,而《牧马人》却是主旋律爱情片。

再比如《高山下的环》,跟《拯救大兵瑞恩》一样,也是主旋律战争片,只是前者展示是华夏的价值观,而后者是美国的价值观,但一样在商业成绩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唰唰唰。”

此时此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聆听,干脆拿出纸笔,如获至宝般地记了下来。

特别是《电影画报》、《大众电影》、《当代电影》等电影相关报刊的记者、编剧和评论家。

“但像《午夜凶铃》这类恐怖片,自然就不合适融入主旋律。”

方言道:“除此之外,还有喜剧片、灵异片、文艺片等,硬往里加入‘主旋律’,只怕也是把牛头安在驴头上,最后落了个‘四不像’,所以区分娱乐片的类型,是能否拍主旋律电影的前提。”

“说得好啊!”

夏偃眼前一亮,拍手称快。

一下子,就有人响应,一个接一个地鼓起了掌,哗哗的掌声渐渐地盖过了争议声。

龚樰在人群中惊讶地发现,鼓掌鼓得最凶的居然是各大制片厂派来参会的代表们。

毕竟,偌大的电影界里,对电影商业化、娱乐化的批评最多的其实是电影评论家、理论家、杂志编辑,当然,不少制片厂也抱着同样的态度,但是市场和观众的反馈再明显不过。

从1980年开始,连续多年时上座率最高的都是所谓的“娱乐片”、“类型片”。

截至目前为止,娱乐片的产量实际上已经超越过当时华夏电影年产量的百分之五十。

到底是要钱还是要脸,全国的制片厂都陷入两难的境地,但就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前,方言这个文艺界的指路明灯再一次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指出了一条既要脸又挣钱的新路——

那就是主旋律类型片!

方老师,你太有才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