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分到的土地,都是已经播种了的。
虽然,这下地的活儿,多半也是他们这些曾经的佃户出的力气,但这地里的粮食,成熟之后,就全部归他们了。
只要一想到这里,他们连做梦都要笑醒。
他们从前也是有地的,可能因为家里人生病,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把家里的地卖给地主世家了,只能沦落成佃户。
每年,地里的收成,他们能足量拿到三成就已经很不错了。
辛辛苦苦一年,家里人只能混一个水饱。
想要多留点儿粮食,就得多佃几亩田,他们这些佃户就得起早贪黑,否则根本不够侍弄的时间。
若是没种好,没达到主家的产量要求,他们可能又白忙活一场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他们有一个好皇帝,皇帝即便是年迈体弱了,大家心里也有数,这位陛下在位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估摸着,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了。
他们虽然没有政治敏感,但也是知道的,一般的帝王,在老年时,能够不昏庸,哪怕变得平庸一点,都是万民的福气了。
哪里会像现在这位帝王那般,到老年了,还给他们这些百姓谋了这么多的福祉。
能有这样的帝王,真的是天下人的福气。
百姓们不由得想,下一任的皇帝会是谁。
不求能像这位老皇帝那般英明神武,能保住如今的繁荣昌盛,还有他们底层百姓的饭碗,就足够了。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关心起了关于立太子的问题。
民间算是渐渐地有了风声。
百姓们从前不关心,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脑子。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做太守了,听说有好有坏,反正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做得最好的,就是七王爷的北宜州府了。
不过,七王爷是佛子还俗,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他们猜测,会不会是七王爷的胞弟。
这风声大概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居然有愈演愈烈的状态。
朝堂上也收到了风声,早朝上,就有大臣提起了这个问题。
这位大臣没有直接把晏承安拉出来说事情,只说了陛下可以考虑立太子的问题了。
但是却有其他的大臣,直接上奏陛下,可以请立晏承安为太子。
而且说得冠冕堂皇,说晏承安虽然是年纪最小的皇子,但这次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却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老皇帝哂笑一声,“朕还没有老眼昏花。”民间的事情,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眼线来给他汇报,如今有人将这件事情利用,把晏承安拉入了大众的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