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动

第八百八十五节破坏任务(1 / 2)

七七事(分隔)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淞沪会战打响,加上紧接着的徐城战役,对各地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尤其是分布在东南沿海的轻重工业基地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有识之士多次呼吁工厂内迁,为抗战保存中国的工业基础。

危机时刻,国民政府于37年发表了迁(分隔)都山城的宣言,确定川省为战时大后方。

拟定了将沿海、沿江一切跟军事、工业有关的工厂内迁,把西南作为工业建设重点地区的总体方针。

沪上、锡城、苏城、杭城等地的部分民营工厂随即开始搬迁,在运输电力、场地、劳力、原材料、捐税方面占据优势的江城,就成了多数人的选择。

但江城即将被攻陷之际,100多家沪上民营内迁厂鉴于从沪上迁到江城的艰辛,对再一次长途迁移失去了信心。

也有些厂商由于资金~短缺,经营困难,无力再迁,干脆出卖机器,如铸亚铁厂将全部设备卖给了工矿调整处。

——这是个刚刚组建,专司民营工矿资金的筹措协助,工矿材料的供需调剂管制及工矿物资的运销分配的部门。

而且不光是西迁的工厂业主,甚至江城本地的厂主也像当初沪上民营工厂内迁时一样,私底下有着各种想法。

有些人认为日本人兵临城下,国将不国,何以家为,不论为国、还是为家着想,都应该将工厂尽早迁到山城。

另外一些人却认为江城虽然保不住,但是战争不会一直打下去,必有议和之日,说白了,就是等着国府凉透。

届时要是果军获胜,江城自然收复,且有成为首~都的可能,到时候再重新置办工厂,购买土地是一笔大开销。

要是日军胜利,无非是割地求和,沪上、金陵乃至九江、芜湖等地区估计保不住,江城及西南地区或能幸免。

比如裕华纱厂在全体董事召开会议讨论是否搬迁时,少部分人认为抗日战争是民族战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军~阀混战。

内~战屡起屡息,避过风头即可开工生产,而此次中日战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如不西迁必将资敌,是助纣为虐。

大部分年岁较大的董事则反对折腾企业,认为无论什么战争,坪息后决不会影响生产和生意。

更重要的是川省不产原棉,交通运输又如此艰难,机件物资断难运入,与其乱迁,不如不动。

个别人甚至攻击一些主张迁川的川省籍董事,说他们主张迁川,是别有用心,是想占据工厂。

实际上这些不愿迁的人心中另有小算盘,因为此时沪上、苏城等传统纺织重地均已失陷。

那里的纱厂或关或毁,市场上纱布紧缺,江城抓紧生产,一件货物卖出必然获利10倍以上。

有了这种荒谬想法,很多工厂对于军韦会的反资敌大破坏命令非常抵触,阻止爆~破人员进入厂区,甚至发动工人进行围~攻。

当左重和邬春阳来到江城汉口最大的白沙造纸厂时,正好目睹了一场由工厂经营者组织的大规模抗(分隔)议活动。

“苟日的果党不给我们活路,跟他们拼了!”

“我们要吃饭,我们要生活!”

“工厂是鄂省人的,川省凭什么拆走!”

数百名神情激动的工人手挽手站在门口,将一队由江城卫戍司令部,工兵部队和特务组成的爆~破分队挡在门外。

人群中几个贼头贼脑的短衫混混时不时的喊上一句口号,此举犹如火上浇油,本就一触即发的局面逐渐开始失控。

爆~破分队的士兵和特务也很为难,对方要是地~下党,他们早就开枪驱散了,可这是江城最大的造纸厂,天知道背后有什么大人物。

曾在沪上配合左重假刑讯徐恩增,某个脑子在脚后跟的李姓男子,某个擅长斯蒂庞克定理的余姓男子以及某个精通吃拿卡要,假公济私的许姓男子也在队伍中。

从沪上撤离之后,青浦培训班损失惨重,400多学员的队伍,只剩下100余人,休整后他们前往湘省临澧成为新开办的培训班教官。

这次特务处负责执行爆~破任务,人手缺乏便将这些掌握要点爆~破的人员调来了江城,配合军方对目标实施破坏。

三人望着黑压压的工人,握着武器的手心满是汗水,军方的人都带着冲锋枪,这要是响枪,今天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砰!”

就在双方人员推搡中,远处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响,将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卫戍司令部的带队军官连忙警告手下不准开枪。

一片混乱中~特务首先反应过来,寻找掩体举枪对准枪声方向,然后就看到了一脸阴沉的左重和持枪在一旁护卫的邬春阳。

“别开枪,是副处长,是左副处长!”

许姓男子第一个认出了来人,将枪口朝上站起来大声喊道,以防有人不小心开枪伤到副处长,那样在场的人一个都活不了。

听到副处长三个字,特务们又惊又喜,本来他们以为自己成了弃车保帅的车,没想到副处长也留在了江城,士气顿时一振。

李姓男子和余姓男子同样面露喜色,连忙跑过去给敬了一个礼,一边指着工人和仓区,一遍简短的将现场情况介绍了一遍。

卫戍司令部的带队军官消息灵通,晓得一些情况,知道特务处的副处长是少将级军官,惊讶之余手忙脚乱的整队准备迎接。

工人们望着这一幕知道是来了大长官,一个个低着脑袋不敢言语,混在其中的短衫混混咽了咽口水,慢慢往人群后方退去。

工厂里面也熘出几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慌慌张张的挤出大门,远远的就伸出手向着左重跑来,脸上挂满了谄媚的笑容。